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总结


    任何一门学科都“学有定法”,只有掌握了它的学科特点和思维方法,你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学好历史主要在于细和活。一是细,所以要强调记忆,要记得熟;二是活,要善于分析问题,善于知识迁移,善于从小处着眼发现问题。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I、分析法
    首先要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若干成小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分别加以分析,多方位理解,掌握细节。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有它发生的时间、原因、条件、过程、性质、意义和局限性,比如像德意志统一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干个要素,分别加以学习和研究。首先是时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1860—1871年间;按着分析原因,从根本原因来说就是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然后从这个原因出发我们又可以把它细致地分解成若干个小原因;进而分析条件,这个事件的总体条件有两个,一是普鲁士的强大,二是资本主义的强大发展;然后还可以继续细分,这一历史事件经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这是的过程;其性质是作为19世纪晚期资产阶句;局限性是保留了封建残余。
    II、迁移法
    每节按背景,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等)性质,经过,结果,历史意义等自己列提纲式的知识结构图。从这几个要素出发我们可以把这个事件的各个要素加以把握,同时还能够向外延伸构成广阔的知识网络。在对各个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后,又可以再从几个要素出发,反过来从整体把握知识点,从而初步将知识网络化,把握主干知识。
    二、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追求,对灵魂的一次塑造。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是否也需一点技巧呢?以下给大家一些建议,仅作参考。
    I、先粗读。
    (1)先读目录与大事年表,对本册教材的轮廓就有个大致印象。
    (2)再了解一般内容。粗读课文的“量“与速度要因人尔异。对其中的历史人物了解的,故“量”可多一些,速度可快一些。陌生的则要读少一些,慢一些。
    II、后细读。
    (1)了解教的“点”、“线”、“面”,比如《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其革命进程的主要线索是
    1、议会斗争(1640-1642)2、英国内战(1642-1649)
    3、处死查理一世及共和国的建立(1649,4月-5月)4、克伦威尔_统治(1653-1660)
    5、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60-1688)6、光荣革命(1688)
    7、《权利法案》的通过——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
    (2)批注教材。
    如在“共产国际”旁边注上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创立者。在阅读“德国十一月革命”时,可在“斯巴达克”旁注上“斯巴达——古希腊奴隶制国家之一”、“斯巴达克——古代罗马共和国时奴隶起义的”等。
    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的记忆力没有自信,看过一段时间就忘,那么我们不仅要按遗忘规律适时巩固,也要有好的方法,不妨让我介绍几种:
    (1)点式记忆法。
    即把浩瀚的内容浓缩成一点,再从这一点出发生出去。一般适于记地方、人名以及一些战役的先后顺序等,比如美国独立战争中三次重大战役,美军的战果可记为:“纽(约)一败,萨(拉托加)一胜。约(克镇)——结(束里英军在北美殖民地的军事力量)。”
    (2)歌诀记忆法。
    即把难记的政策、措施、条约等编为歌词。我们不妨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记为“工业归国有、余粮收集制、自由贸易禁、统一配给制、劳动有饭吃。”
    以上是本人在学历史过程中的一点小心得,希望于、与大家分享能帮助大家让“讨厌历史”成为历史。
    三、怎样让历史学习变得有趣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教学方法无外乎串联、并列、分析、比较、列举等,相对而言,较为枯躁,容易引起学习疲劳。在课堂教学之中穿插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或活动,可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能力,拓宽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信息渠道,活跃气氛,增加兴趣。
    I、说说身边历史
    每节课的开始,安排5分钟的主题自由讲话。“穿在身上的历史”、“姓氏演变溯源”、“文字追根”等都是说的内容。例如“穿在身上的历史”,学生可以谈唐朝的装束、清朝的服饰,也可以说说关于帽子的演变、鞋子的发展等。人类发展处处都留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主题自由谈论让学生兴趣盎然。根据教学进度每周设计一个谈论主题,要求学生从网络、图书中寻找相关内容,提前作准备,然后带到课堂上交流。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对比较枯躁的历史学习能产生亲近感。这个活动能为教学内容作很好的铺垫,导入新知顺理成章。
    II、猜猜历史谜语
    学习结束或在学习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做做适当的文字游戏,既能复习巩固历史知识,熟悉历史人物事件,又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如猜谜语:湘云笔录(猜一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史记》;捷报(猜一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遥望南岳(猜一古代科学家)——张衡;点睛之后破壁飞(猜一历史名图)——龙图腾;不愿短兵相接(猜一历史战争)——宁远之战;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猜一历史军队名)——太平军;始终不含糊(猜一历史时间名词)——明末清初。
    猜谜语可以教师出谜,学生竞猜,也可由学生个人、小组制谜,师生互相竞猜。学生有了兴趣,还可发展成为课外活动,大面积开展。
    III、写写历史对联
    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联话,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亲身感受人文情怀,体验汉语言文字的无穷情趣。如:抗战胜利后,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上联由三个国家名组成,下联由三个城市名组成。即“中国日本;南京成都”。此联巧妙别致,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大地欢喜若狂的气氛。要求同学们把该对联补写完整(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学生有了胃口,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除了陈述锦联妙对、让学生补充对联、求征下联等活动形式外,也可根据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尝试有感而发,写出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历史对联,使历史教学真正达到“史学”“文学”两不误,双管齐下、一箭双雕。
    初中历史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4.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1840—1842鸦片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
    6.近代,使北京沦陷的事件: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
    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
    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略需求。
    ②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一个阶段,其中,领导肯定了八年级一、二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已初见成效。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的感受是:你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就会获得应有的享受。小组合作形式六人为一组,围坐成一圈,利于学生的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管理。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好的学生是能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于小的问题,经过本组讨论,基本就能自已解决,学生用自已的方法理解、释疑学生容易接受。
    对于个别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或者对于学习近已失去兴趣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来。例如,二班的蒋庆峰同学,经常在上课时间走神,就是不愿学习。可是,有一节课上,我让学生看了一幅图画,他能认出_与连战一图,当他高高的喊出时,其他同学很羡慕,他也表现的好有自信心,自豪感,我当时表扬了他。这节课,他就学得认真多了。学生喜欢表现自已,我们放手让学生去展现,去发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