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地理被誉为文科中的数学科目,在以前的时候学地理的都是理科生,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数学”。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_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要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四、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五、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六、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七、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八、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5、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九、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十、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十一、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十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
    (1)资源短缺
    (2)生态破坏
    (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十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1、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
    3、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4、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如何学好地理
    学习地理地图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学会梳理地理知识
    1、教材对于同类知识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
    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可用右图模式分析
    2、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所以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的学习中。
    他们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地理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
    学好地理,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只有平时注意对地理现象的观察,把握地理现象发展的规律,才能不断积累有关的地理知识。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是时刻变化的、也是生动有趣的。
    只有留心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从身边的地理现象中去发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小口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