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大全


    高考中的题目怎样做得又快又对?其实高中的历史答题也是有一定规律可言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我们掌握的。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供大家阅读参考。
    
    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
    一.历史试卷答题技巧
    历史主观题方法指导
    原因、背景类试题的解题模板: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
    (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3)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二.解题技巧
    一、题 型
    1、 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
    2 、从材料陈述看
    一类是材料观点直接给出;
    另一类是观点间接(观点隐含)给出
    3、设问类型看:包含评述,评价,评论三种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
    (2)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
    (3)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注意:
    (1)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
    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
    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
    历史人物评价:
    (1)定性评价即整体评价;
    (2)定量评价,即以史实说明。
    (3)一分为二和看主流相结合。
    历史事件或现象评价:
    (1)根据要求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
    (2)需要结合背景、特点、作用、影响等等,看评价角度。
    二、解题步骤
    第一步:完整的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①提炼观点,弄清几个问题:
    评论的客观对象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
    有几个观点?
    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误区:为了抢时间作答,没有完整、准确的阅读材料,断章取义,随便把材料中的任意一句话当成题目要论证的观点,导致全盘皆输。
    注意:①如果设问是:论证材料中某某的某某观点,只能同意。
    ②提炼出观点后,一定不要急着下笔作答,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大脑构思如何表态有利于你接下来的论证,而不是按照你的初衷去表态。
    第二步:陈述观点并对观点进行判断表态
    1、材料只有一种观点怎么表态
    ①同意或正确
    ②不同意或错误,陈述你的观点
    ③辩证看待:既有合理一面也有不合理一面
    (做题慢的同学尽量避免这种答法,因为时间紧急,论证费时,不利于得分,做题快的同学可以尝试,挑战满分
    2、材料有多种观点(出现概率大)
    ①同意其中一种。
    ②材料观点都不同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材料中的多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所以你自己的观点最好是综合多种观点。)
    注意:
    1)不要答不同意其中的一种,因为你不同意其中一种,有两种可能:
    A.与材料另一种观点不谋而合,还不如直接同意另一种;
    B.材料的观点你都不同意,那你为啥不直接说出你的观点呢,用②这种方式呢?
    2)如果设问是这样的:“你同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而不是“评析材料中……观点”。
    原则上可以另立自己的观点了,但标准答案里没有设计材料以外观点的答案,所以只能由阅卷老师酌情给分,而酌情给分往往不会给太高。
    第三步:对观点进行论证
    得分至关重要的一步,有同学想挑战高分满分,把重心放到小结上,或者想综合多种观点从更深的层面看问题,而忽视了论证过程,论证不充分,最终得分不高。12分为满分,论证过程有9分。
    要求:多角度、史论结合
    1、多角度
    观察你论证的观点本身有几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
    2、史论结合
    史实必须是明确具体的、典型的。不能是空洞、含糊的、自己编造臆想的、偏门的,必须是教材上提到的重大历史事件。
    3 论证要严密,不要前后矛盾
    误区:认为多角度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因为我们平时做题用得最多的角度,所以不论青红皂白见题就用。(思维的发散性)
    第四步:小结,理论升华
    大多数高中生都达不到分类法的第五个层次,而且此环节的分值不高(2~3分),不要把重心耗费在此环节上(按自己的能力,水到渠成)
    有哪些方法:
    跳出你同意的这个论点,运用辩证思维(矛盾主次方面)、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作者的立场等,对所有论点进行评价。
    跳出此论点所涉及的具体国家、时间、问题,放到整个全人类历史上看问题。
    如何有效学好历史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
    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寻找一种记忆方法。例如我们在学习“战国七雄”时,要记住七个诸侯国的位置,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有一套这样的口诀:“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路就在脚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们把握了学习的方法,我们要过就不会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独木桥,而是上面的这座可以畅通无阻的桥。
    学好历史的方法
    1、需要一定的理解。很多时候,历史知识点不是不需要记忆,而是需要去理解。我们能够理解某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往往并不是依靠硬记。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单独阅读书上的文字,还不足以真正理解了这些历史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地图、表格、绘画,以及改编的故事来理解。
    2、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比较分析法在很多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历史比较分析法可以能够更好的帮助你理解和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如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比较;唐代和宋代制度的对比;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