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的由来与意义一览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个历经多年发展的重要文化事件,意义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在于作为一个电视晚会它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完成了一个电视神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央视春晚的由来与意义一览,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央视春晚的由来
    春节联欢晚会是现代媒体和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绝非偶然。1979年,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了“茶座式”晚会,名为“迎新春文艺晚会”,执导晚会的是邓在军以及《西游记》的导演杨洁。不过,因为1979年全国的电视机不过485万台,没有产生社会影响。
    1983年,中国的电视业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电视业的快速发展,电视的普及,为春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前提和保障。而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终较为匮乏,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娱乐方式较为单一。基于此,中央电视台借助电视手段向全国人民演绎了春节这样一个隆重的文化事件,为全国人民奉上一道文化盛宴 。
    春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到90年代的在探索中成长壮大,至新世纪的日趋成熟,接受考验。固定的收视时间,相对稳定的节目形态,有助于观众产生收视惯性。春节联欢晚会的积淀,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春晚模式” 。
    央视春晚的意义
    春晚资深导演黄一鹤曾经说过:“春晚的本质是人心的碰撞和交流。每到春节的时候,不管是火车、飞机、汽车,水上陆上,都有一亿多中国人要赶回家团圆,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巨大的亲情号召力。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如果不重视中国人的这种亲情,春晚就没有立足之地。春晚应该让大家感到骨肉团圆,要让人民感到春晚是他们自己的晚会,而不单单是看演员美不美,穿得好看不好看。为什么1983年春晚人们都争先恐后地点播《乡恋》那首歌呢?因为那首歌传达了人们的亲情。如果一个晚会能把这种人心抓住,人们怎么会不喜欢呢?说穿了,春节晚会是人性真情的留恋。”
    黄一鹤导演的话说出了春晚的实质,指明了春晚在中国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所具有的地位,更进一步阐明了春晚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凝集亲情,传播亲情的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却有不少人撰文要取消春晚、抵制春晚,他们声嘶力竭地呐喊,视春晚为不可救药,甚至于有人说春晚是中国人的耻辱,它所具有的电视伪民俗亵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有将其一刀扼杀而后快!春晚自1983年开办以来,至今已经历了多个春秋,它在发展过程为中国老百姓带来了许多欢乐和亲情。它是时代的产物,自然有其产生、发展的轨迹——随着电视的普及而催生,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多样化的追求而成长,如今又随着人们审美档次的逐步提高而饱受非议。其实,春晚只是一场大众娱乐活动,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的大国为聚集亲情,凝聚人心的节日文化大餐。老百姓祈求的只是开心一笑,同时在亲人的团聚中感受新春佳节的氛围。我们没有必要对春晚有太多的苛求,更不需要将它上升到政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不仅如此,春晚还可以说是全球华人的节日文化大餐,在除夕之夜,不管在世界何地,只要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子孙——特别是那些远离故土,远离亲人的海外游子,更会自觉端坐在电视机前,一睹祖国视觉盛宴的风采,享受春晚为他们送来的民族文化的套餐。
    因此,尽管由于人们的文化水平、风俗习惯以及所处环境等相关因素而形成的审美层次、审美理念、审美需求的不同而造成的众口难调,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每年期盼春晚的热情,尤其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在期待亲人团圆的同时,也期待着除夕之夜春晚大幕拉开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在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不管有多么精妙的艺术品种,看多了都会产生审美疲劳的情况。但不管怎样,今天的春晚有那么多的评论与反响,就从一个方面证实了它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仍然有相当广泛的人民群众做为其存在的基础。
    央视春晚节目特色
    春晚的受众是全球所有华人,随着创作环境和受众审美品位的提升,春晚创作者从未停止过对春晚的探索与创新。春晚走过了文艺节目汇演、文化时尚追踪和新民俗传播三个阶段,在探寻节目内容和形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歌舞类节目
    20世纪80年代:内容上主旋律歌曲是主导。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传媒机构,面临的最大任务便是如何体现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上情下达,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20世纪80年代初期,歌舞类节目数量形式上出现歌伴舞,歌曲联唱萌芽。
    20世纪90年代:在形式上出现了宏大的歌舞场面。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为晚会创作者提供了经济和技术保障,让创作者有足够的经费呈现华丽的服装,绚丽的舞美。
    新千年:内容上以流行歌曲为主,出现原生态歌舞,专门为春节联欢晚会创作的歌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当年流行的歌曲,常常会出现台上演唱、台下大合唱的场景。表演者也多是观众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明星。在看惯了这样的节目后,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原生态”歌舞打动了观众,来自全国各地的原生态歌手用风格各异、极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歌曲,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
    语言类节目
    20世纪80年代:形成期,不稳定,而后相声小品热,占据大半江山。小品又称戏剧小品,是最短小的戏剧作品,融合多门类艺术形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初只是一种用来进行表演或导演基础训练的形式,目的在于通过这些不同的练习,使开始学习表演或导演的学生掌握表演或导演的最基本元素。
    20世纪90年代:反映了深刻的社会主题,由形体的滑稽转为语言的幽默。相声与小品的界限模糊,两者相互学习、融合。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主题内涵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新千年:语言类节目日趋成熟,不断追求创新。《卖拐》突破了小品中主人公的积极正面形象,第一次以反面人物作主人公。2002年,姜昆、戴志诚表演的相声《妙趣网生》将网络上的流行词语、笑话加入其中,使相声这门古老艺术更具现代性。一些节目中滥用网络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但初次尝试,创作者、表演者力求创新的精神是不容否定的。2006年打破了语言类节目由北方人一统天下的局面,既丰富了表现形式,也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戏曲及其他类节目
    在春晚创办初期,戏曲节目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1983年第一届春晚中,袁世海表演的《坐寨盗马》一张口便赢得满堂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戏曲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慢、唱词念白不易懂等特点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也使得戏曲节目在春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尽管创作者们也试图以更丰富的形式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戏曲小品、戏曲歌舞、戏曲反串等,但终究未能改变戏曲节目日渐衰落的局面。从1991年的春晚开始,戏曲节目逐渐改为联唱,每个剧种的表演没有独立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