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需要不断的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怎么学好历史的窍门
    历史答题技巧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
    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
    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
    四、郡县制
    1.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
    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
    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第三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4.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5.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宋初,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
    >>>>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武举,殿试等。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
    >>>>
    二、内阁的创立
    1.原因
    减轻皇帝沉重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2.形成与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奠基)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拟 批红 (发展)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 (发展)
    明神宗——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顶峰)
    3.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4.权力
    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过程
    (1)清初(皇太极): 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
    (3)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上传下达)
    2.特点
    简 速 密
    3.职能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
    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将诏令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执行
    4.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
    第五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
    (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
    (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
    (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
    ◆◆◆
    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背景: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 商贸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影响: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 、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 、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
    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
    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
    三、议会改革
    1.概念
    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 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
    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
    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
    一、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
    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主要内容
    (1)联邦制
    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三权分立
    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出现)
    2.特点
    分权与制衡; 联邦制 ;民主制
    3.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 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美国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②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5.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
    三、两党制
    1.形成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政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
    两党对垒 交替执政
    3.实质
    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作用
    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党相互监督,可以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其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民众的某些要求,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5.局限
    两党制下的两党都以大财团为政治依靠,不可避免的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
    ◆◆◆
    第九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专制,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3)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通过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条件:德意志帝建立(1871年)
    (1)原因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2.标志:1871年春,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
    (1)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2)联邦制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4.实质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5.影响
    (1)积极: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世界强国之列
    (2)消极: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
    第十课 鸦片战争
    >>>>
    一、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国际:英国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
    国内: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
    走私鸦片: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朝爱国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4)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 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
    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4) 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856年,英俊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请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并签订《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返回目录>>>
    怎么学好历史的窍门
    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综观近年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阅读中要抓住关键词以认识历史发展的程度、了解历史事件间的相关联系: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相互关系发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相互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抓住对比词,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个性和共性,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不同”表现在哪里?为何会有这种不同?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各国的特点;结果是一样的,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本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要在阅读中明确历史结论中各点的逻辑关系,如中国古代史上科举制的意义评价内容较多,正确的理解思路是:首先改变的是前代门阀垄断仕途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有“抑制门阀的作用”;其次与九品中正制相对比,门第不高的地主知识分子也能入仕为官,“扩大了官吏来源”;第三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同点在于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第四因主管科举考试的是中央政府,改变了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把持人才选拔和官员任命权的局面,且选拔的大部分是有才能者,所以“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第五,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第六科举制也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而忽视实用性学问的消极影响。这样从官吏来源(前两点)到选拔方式(第三、第四点)再到影响(第五、第六点)就可以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第一,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高中历史理论性较强,抽象概念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理解历史结论中每一句话的内在含义,每一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如世界近代史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评价,就要将四句话的简短结论分解成:①地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标志“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其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又包括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的贸易关系。③积极作用“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有利于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相互促进。④消极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商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这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在贸易双方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必然会逐步加深双方间的矛盾。
    第二,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一要正确分析历史结论。如前所述。
    二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评价问题,教材中并未明确表述,但在讲秦汉统一的实现和巩固过程中,在秦汉、隋唐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时都要提到国家统一强盛,强大的中央集权无疑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所以封建社会前期这一制度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科技落后于西方,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整个社会进步,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三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关联与纵向归类相结合。近年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中每有一道历史科材料题,有时问题涉及古代到当代几千年,如2003年高考文综第37题,从秦汉到国民政府时期的抗战,再到当今对长城的作用评价,历史跨度非常大。又如04年春季高考题第37题考查了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和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及在美国的运用。此题时间跨度不大,都在17-18世纪范围内,但却涉及三个国家,这是一道横向联系题。同时围绕三权分立问题对每一位思想家的观点及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情况设问,每一知识点都必须有明确认识才能正确回答。此题体现了横向宏观与单个知识点微观相结合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从宏观角度横向联系和纵向归类历史知识,整体宏观与细点微观相结合认识历史。正确理解历史知识还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如辩证观点、联系观点、发展观点、阶级观点和实事求是观点(又称历史观点)。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确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做题中学会正确运用已有知识。
    有的同学自认为书读得已经很熟,但一做选择题就错误多多,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好知识的原因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对号甄别判断的因素。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全面弄清问题中每句话、每一个关键词语的要求,再在选项中逐一对号判断即可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更多的同学是害怕做非选择题。现行高考题的非选择题型中最主要的就是材料解析题,其次是简答题。做材料题过程中建议同学们先从读高考题入手,以高考题答案做典范,学习高考题答案的简明扼要特点,然后再独立做材料题。为节省做题时间,最好采取以下步骤:第一,先浏览材料梗概,确定问题的中心和主题,以求尽快集中注意力于问题中心。第二,仔细审阅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是什么,还有什么知识需要到教材中寻找和借用;第三步是组织答案,这也是同学在答题中出错最普遍的,读完题就依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匆忙下笔,这时因下笔匆忙而思路不清,便会出现丢三拉四的毛病。所以在第三步千万要记住,先整理一下思路,先答什么,后答什么,怎样使答案语言更简明。俗语说:想得清的人才能说得清,而做题中想得清的人才能写得清。想清楚之后再做答案,正所谓下笔如有神。简答题答题过程与材料题相似,此不赘言。
    返回目录>>>
    ● 历史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答历史题=有许多技巧下面这些是我的总结可能帮高中代科生提高历史成绩!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
    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代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例:16、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是条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答。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