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
    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
    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⑴、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
    ⑵、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
    ⑴、“J”型增长曲线:
    ①、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⑵、“S”型增长曲线:
    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②、K值:为满载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二、应会知识点
    1、“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2、K/2点:种群增长速率时刻。
    是渔业捕捞、森林采伐的理想时期。
    害虫防治应在此点到来之前开始。
    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一、细胞与稳态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1)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2)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
    3、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淋巴因子、组织胺等。
    ④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4、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1)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技法提炼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
    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2个易错点:
    (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6、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